田俊俊的傳統藝術介紹--皮影戲ㄉ由來
皮影戲ㄉ由來
1.皮影戲的源起:
皮影戲在台灣有另外一個名稱「皮猴戲」或「皮戲」,因為它的動作有點兒吊兒郎噹,有些滑稽,看似猴子一般,所以稱為「皮猴戲」。回溯台灣的歷史,明末清初 時,鄭成功來到台灣趕走荷蘭人時,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,軍中有演出這樣的戲,於是皮影戲隨著軍隊被帶到台灣,已有將近數百年的歷史了。其源由比布袋戲還 久,布袋戲大約是在清朝時二百多年前傳進台灣。布袋戲是由福建來的,皮影戲是從廣東潮州來的,所以台灣的皮影戲正式的名稱是「潮調」。
2.發展歷史
皮影戲經過歷代的打壓,尤其在清朝時,清廷怕民眾反清復明,即使有三五個人集會,就會覺得有問題,何況是晚上點燈,戲弄皮影,弄得十分吵鬧。因為朝廷覺得 有「顯明」的意思,所以打壓皮影戲,使得皮影戲無法發展。導演張藝謀有一部電影「活著」,內容是主角葛優出院後向人家借錢,對方沒錢,於是拿了一個皮箱給 葛優,箱子內全都是皮偶,告訴葛優:「你帶去,說不定你可以用得到。」經過國共內戰,葛優在軍中,三不五時便以被單當作帷幕,拿出皮偶耍耍,演給共產黨 看,也演給國民黨看。後來共產黨叫他把皮偶燒掉,有一些小鐵片要做子彈,拿去打蔣介石的屁股。
3.以前ㄉ皮影戲 (表演)
宋代皮影戲的內容,主要是「……煙粉、靈怪、鐵騎、公案、史書、歷代君臣、將相故事話本。」到清代時,影戲劇目分兩類:整本(亦稱整套)和單齣(亦稱單 折)。此時清道光年間(1821-1850年),河北樂亭的影戲劇本作家高述堯所編寫的《二度梅》、《鎮冤塔》、《白狐裘》、《珠寶釵》被奉為灤州影戲的 新四大影卷,能唱高述堯的劇本成為昔日衡量皮影藝人水平的依據。現在,著名的皮影藝術流派分別是山西皮影、隴東皮影和陝西皮影。
皮影戲演出的關鍵,在於操耍技巧和唱功。而此關鍵技巧都是經由師父傳授,學徒長期苦練的成果。另外,皮影戲還要配合音樂和燈光效果,才能觸動觀眾的情緒起伏。
----------老師的話 ↓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你好棒! 會利用網路找資料,而且還很認真的找了兩個不同的網頁呢^_^
一個是大家常引用的:皮影戲之由來與發展
http://163.16.41.8/~talkweb/paper/index.htm
第三段以及圖片是節錄自 維基百科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7%9A%AE%E5%BD%B1%E6%88%B2&variant=zh-tw
(下次要記得註明出處喔!)
我想,你應該有看前面「大部分」,然後到了中間部分就有點看不懂了吧!
不過,雖然找網站比較方便貼上,但是卻沒有學到「取重點」的工夫,更會讓人沒有耐性把字看完,所以還是請你(大家)先從手寫開始練習好了!
1.皮影戲的源起:
皮影戲在台灣有另外一個名稱「皮猴戲」或「皮戲」,因為它的動作有點兒吊兒郎噹,有些滑稽,看似猴子一般,所以稱為「皮猴戲」。回溯台灣的歷史,明末清初 時,鄭成功來到台灣趕走荷蘭人時,在廣東福建沿海一帶,軍中有演出這樣的戲,於是皮影戲隨著軍隊被帶到台灣,已有將近數百年的歷史了。其源由比布袋戲還 久,布袋戲大約是在清朝時二百多年前傳進台灣。布袋戲是由福建來的,皮影戲是從廣東潮州來的,所以台灣的皮影戲正式的名稱是「潮調」。
2.發展歷史
皮影戲經過歷代的打壓,尤其在清朝時,清廷怕民眾反清復明,即使有三五個人集會,就會覺得有問題,何況是晚上點燈,戲弄皮影,弄得十分吵鬧。因為朝廷覺得 有「顯明」的意思,所以打壓皮影戲,使得皮影戲無法發展。導演張藝謀有一部電影「活著」,內容是主角葛優出院後向人家借錢,對方沒錢,於是拿了一個皮箱給 葛優,箱子內全都是皮偶,告訴葛優:「你帶去,說不定你可以用得到。」經過國共內戰,葛優在軍中,三不五時便以被單當作帷幕,拿出皮偶耍耍,演給共產黨 看,也演給國民黨看。後來共產黨叫他把皮偶燒掉,有一些小鐵片要做子彈,拿去打蔣介石的屁股。
3.以前ㄉ皮影戲 (表演)
宋代皮影戲的內容,主要是「……煙粉、靈怪、鐵騎、公案、史書、歷代君臣、將相故事話本。」到清代時,影戲劇目分兩類:整本(亦稱整套)和單齣(亦稱單 折)。此時清道光年間(1821-1850年),河北樂亭的影戲劇本作家高述堯所編寫的《二度梅》、《鎮冤塔》、《白狐裘》、《珠寶釵》被奉為灤州影戲的 新四大影卷,能唱高述堯的劇本成為昔日衡量皮影藝人水平的依據。現在,著名的皮影藝術流派分別是山西皮影、隴東皮影和陝西皮影。
皮影戲演出的關鍵,在於操耍技巧和唱功。而此關鍵技巧都是經由師父傳授,學徒長期苦練的成果。另外,皮影戲還要配合音樂和燈光效果,才能觸動觀眾的情緒起伏。
----------老師的話 ↓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你好棒! 會利用網路找資料,而且還很認真的找了兩個不同的網頁呢^_^
一個是大家常引用的:皮影戲之由來與發展
http://163.16.41.8/~talkweb/paper/index.htm
第三段以及圖片是節錄自 維基百科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/index.php?title=%E7%9A%AE%E5%BD%B1%E6%88%B2&variant=zh-tw
(下次要記得註明出處喔!)
我想,你應該有看前面「大部分」,然後到了中間部分就有點看不懂了吧!
不過,雖然找網站比較方便貼上,但是卻沒有學到「取重點」的工夫,更會讓人沒有耐性把字看完,所以還是請你(大家)先從手寫開始練習好了!
留言